徐静蕾成功就是要胆大!
作者:刘嘉琦 来源:东方早报 |
刚刚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上摘得最佳导演银贝壳奖的徐静蕾昨天接受了北京媒体的采访。通过传真的方式,记者与这位即将奔赴下一个国际舞台——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导演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大胆做真性情导演 还没看过《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谈话的内容只能游离在影片之外。作为演员,徐静蕾的成绩有目共睹。她并不倚仗美丽或者某种运气一夜走红,她只是间歇性地出现在影视剧当中,关于清纯和自然的形容陪伴了她很久。突然一夜之间,徐静蕾决定当导演了。她不属于第六代或者名义上的第七代,但她比同龄的许多导演都要幸运。首部影片《我和爸爸》既摘得去年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奖,并且在市场上受到一定的关注。《来信》是徐静蕾的第二次尝试,却平了陈凯歌在西班牙电影节上取得的成绩。试探着问徐静蕾是否总结过自己成功的秘诀。她毫不客气地回复:“胆大!” 这份胆气让徐静蕾坦然面对自己现在的成就,她说自己现在的状态“没压力,有动力”。当记者提出,她的影片还没形成自己的风格时,徐静蕾反驳道:“风格是自然形成的,我不会为了什么风格而固定自己。做个真性情的导演最适合我!” 特别关注女人情感 活跃在电影舞台一线的都是男性导演。不久前,金鸡百花电影节颁奖,主持人倪萍特意为彭小莲争取了多一份的掌声,表彰女导演的艰辛。身为一名年轻的女导演,徐静蕾对于这个性别的界限却并不感冒。“我不觉得女导演就是弱势啊!性别是事实!”徐静蕾回忆说,在西班牙,也有记者这么提出同样的问题:“女导演拍片是不是很不容易?”“我当时就回答他,没什么差别的。只不过我不会拍着别人的肩膀说:‘兄弟,干得不错!’” 从《我和爸爸》到《来信》,徐静蕾的影片都选择了“情绪化”的题材。这是不是女导演的专利?“其实男、女导演都会有粗心和细致的不同面。男导演也会非常细腻。只不过,我个人对女人的情感更关注,这样的题材让我感兴趣,我愿意把它们拍成电影。” 徐静蕾历年所获主要奖项 1998年当选第三届大学生最受欢迎的当代女星 1999年第七届电影表演学会奖 2001年首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受欢迎的女演员 2002年第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女演员” 2003年当选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 2003年第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新人奖 2003年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 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2003年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2004年第四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最佳新导演;内地最受欢迎女演员奖 2004年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银贝壳)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