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很想给徐静蕾的一个建议    


汉堡王 于 2001-8-15 22:23:34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看了今天《新闻晨报》上对“四小花旦”的评论,觉得挺客观的,我大体同意作者对“四小花旦”的排名。类似的文章我看到过很多,媒体对四人的评价总的来说是实事求是的。徐静蕾在四人中所处的位置正如媒体评论一样,的确较为尴尬,落后于章、赵、周“三驾马车”。但是,就如我在帖子《博弈之徐静蕾的制胜机会》和《铁锤和铁砧——徐静蕾必须打赢的战役》中所说的,徐静蕾并非没有机会后来居上,问题在于徐静蕾能否做到“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中国传统兵法很讲究“出奇兵”,尤其当正面战场不占优势的情况时,更要出奇制胜。徐静蕾和章子怡、赵薇、周迅相比,在许多方面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在别人占上风的战场上猛追,恐怕不会有太大起色。这是因为:你在努力,别人也在努力;你在寻找好导演、好剧本,别人也在寻找好导演、好剧本;你在学习、反思、寻求突破,别人也在学习、反思、寻求突破……况且,章子怡、赵薇、周迅三人在演艺界的运气之好简直匪夷所思,都已进入快速上升通道,要想赶超她们谈何容易?现在她们已经领先了一大段,徐静蕾要想赶超她们不仅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还需要极大的运气。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想问题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徐静蕾其实距离“成功”、“超越”仅一步之遥。
    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坛曾经涌现了一批年轻的都市女性作家,她们中有上海的素素、南妮、黄茵,广州的石娃、黄爱东西,香港的沫沫……这些年轻的女作家擅长于写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随笔、散文、小品文,这些文章经常刊登在各大主要报刊上。她们被称为“新女性作家”,她们的这些作品被冠以“都市女性随笔”,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我在大学时曾经读过她们的作品,有石娃的《时髦表情》、素素的《生命是一种缘》、南妮的《随缘不变心》……她们的随笔作品短小精悍、节奏明快、轻松幽默、贴近大众。从写作技巧上讲,这类文章易于上手,只要作者有较多的社会经历,文字活泼、内容新鲜,就能被大众、尤其是城市大众所喜欢。当时,“都市女性随笔”成为了文坛的一道风景线。
    我提“都市女性随笔”的用意其实很明显,大家应该能猜得到。我从很多介绍中得知,徐静蕾不仅是“玉女”,而且是“才女”,她从小学国画、学书法,还曾经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美术系。她在出版的《写真集》中亲笔撰写了许多文章,据说颇受好评。《新闻晨报》把徐静蕾的才艺列为“四小花旦”中的第一,对她的文字和书法颇为肯定。其实,即使在“四小花旦”以外,在中国当代的年轻明星中,能提得动笔的可真绝无仅有,就此,在徐静蕾面前豁然多出一条“人无我有”的蹊径。
    徐静蕾的生活经历应该非常丰富,徐静蕾的文字功夫应该也不算太糟,再加上她特殊的明星身份,一旦涉足写作领域,尝试在报刊杂志写一些随笔类的文章,我想其表现和收效也许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以徐静蕾目前的影响力,她的文章只要不是太差、差到编辑无法润色,我想没有那家有文化娱乐版面的报纸或杂志会不感兴趣,关键就是看徐静蕾本人对写作感不感兴趣了。
    赵薇、周迅能涉足歌坛,徐静蕾为什么不能涉足文坛呢?在品味上,后者比前者还高着一个档次。中国是一个尚文的国度,文字的力量会赋予女性一种特殊的魅力——也许人们记不住唐朝的某某皇后,但却一定忘不了上官婉儿;也许人们记不住南宋的某某名妓,但却一定忘不了李清照;也许人们记不住民国的某某交际花,但却一定忘不了石评梅和张爱玲……同样,文字将赋予徐静蕾特殊的魅力,这种魅力将进一步地增加她的影响力,促进她在演艺主业上的发展。
    不用担心写作的素材,徐静蕾的演艺经历将成为她取之不尽的素材,且这也是一个读者会觉得很新鲜的领域。不用担心写作的能力,又不是去当作家,有机会看看“都市新女性随笔”,就会发现:只要做到有心、勤奋,一定能写好这类文章。
    现代社会是一个传播多元化的社会,明星必须依靠综合素质取胜,既然文字领域是徐静蕾的相对强项,徐静蕾就应该好好利用它,“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真想亲自告诉徐静蕾:成功其实仅有一步之遥。但是知道没有这个机会,所以只好由两位斑竹转告我的建议了。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