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攻略”和“PARA PARA”——静蕾缺少的一种风格    


汉堡王 于 2001-8-7 22:11:02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八月的上海,郭富城、张柏芝领衔的新片《PARA PARA》(中文名《浪漫樱花》)引起了一阵轰动,这部在两部好莱坞大片夹击下的青春片,以其健康、明快的风格获得了媒体和票房的一致好评。现在上海大街小巷的许多年青人纷纷模仿影片学跳起了“PARA PARA”,由此可见这部影片巨大的影响力。郭富城、张柏芝两人凭借此片再次巩固了自己“青春偶像”的地位,尤其是张柏芝,其香港“玉女派”掌门人的风头真是咄咄逼人。
    看看张柏芝,禁不住想到了我们大陆的“玉女派”掌门人徐静蕾,两人都被称作“玉女派”,都有一大群狂热而执着的支持者,但是我们的静蕾比起张柏芝来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是什么呢?
    当然,张柏芝也是我们自己的影星,我相信喜欢徐静蕾的人也会喜欢张柏芝,我在这里进行一些比较决没有厚此薄彼之意。张柏芝以一部《星愿》出道,周星驰的《喜剧之王》让她“一步登天”。张柏芝被封为“玉女派”掌门人,我想她身上一定有和徐静蕾相似的地方。相似的我就不说了,我想说的是她们两人身上不同的地方。
    遗憾的说,到目前为止,张柏芝的戏路比徐静蕾要宽广得多,若单从《喜剧之王》来看,在演技上似乎也略胜一筹。在看到《PARA PARA》时,我想到了张柏芝的另一部马楚成电影《东京攻略》,两部影片的艺术风格相近,都把舞蹈的轻快节奏融入了都市时装片之中,尤其是前者,简直是为21世纪的青春片定制了新的标准。记忆里,传统的青春言情片应该是从七十年代林青霞的《窗外》开始,这种慢悠悠的抒情风格一直延续到世纪末。传统的青春言情片总带有琼瑶作品的影子,缠绵悱恻、节奏舒缓。徐静蕾的言情作品有点走传统的路子,即使在《将爱情进行到底》这样一部后现代言情片中。
    相比同门师妹张柏芝,我觉得静蕾身上缺少一种风格,那是一种“东京攻略”和“PARA PARA”的风格,轻快地在镜头前“舞蹈”的风格。也许正是因为缺少这种风格,看静蕾的片子,心情总是轻松不起来,《将爱情进行到底》是如此,《让爱作主》是如此,不知道《开往春天的地铁》和《缘分下的天空》是否仍是如此?
    当然,角色的定位不是演员能够作主的,但是,反过来演员的风格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角色。所以,相同的角色交由不同的演员来演绎,其感觉是不同的。
    静蕾应该去尝试一下《东京攻略》和《PARA PARA》这样的影片,尝试一种“在镜头前跳舞”的风格,相信这对静蕾来说是有益的。
    最后,也许有网友要问:你总是说静蕾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那你为什么不去喜欢“更为完美”的张柏芝和章子怡,还要喜欢徐静蕾?
    我的回答是:喜欢一个演员与招聘一个演员是不同的,喜欢没有理由,即便今天我们的静蕾“一无是处”,我依旧喜欢并支持她。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