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几篇关于“将爱”的文章,值得一观。    


【Gillian】 于 2001-7-26 15:19:43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其实我本人并不很喜欢这部电视剧,但发现了几篇关于此剧的文章,希望好文章大家共享。

爱情 煽情
作者:风间苍月 发表日期:2001-03-29 17:13:26
    爱情是美丽的,尤其是那种纯真的、毫无物质色彩的爱情。在将爱情进行到底中,文惠在和杨峥的爱情从始至终都没有因为杨的物质而冷落他,反而一而在的给他机会和帮助。这在现在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的,而若彤和杨铮的爱情就更加的不可信了,一个事业成功的女人和一个一无是处的男人的结合,是对双方的虚构。因为杨铮的性格根本就不可能容忍别人的成功和帮助,如果他能在片中表现出一点男人的气概 (在发现若彤是跑以后去追若彤)那么还是他们有可能幸福的。而爱情的长久决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就可以的,文惠的努力难道就比若彤少吗?文惠的失败难道就不会在若彤身上重演吗?
    还有贝贝的出现,哪有根本就不认识的人,那么好心的帮你。我认为将爱情进行到底之所以能够感动那么多的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这里面是女追男的
格局。这在以前的片子里比较的少见一点。而且把女孩为男孩/男人的奉献或者说是努力表现的非常的圆满。而男追女的格局因为太老而不再吸引人了。我窃以为“将剧” 的爱情成分没有煽情的多。尽管很让人感动,但只是心中拥有爱情或拥有过爱情的人们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梦。愿每人的爱情梦想成真!


杨铮为何受mm喜欢?
作者:光光 发表日期:2001-02-15 06:10:30
    杨铮得到女孩子的喜欢,窃以为,并非所谓“爱情是没有理由的”,而是因为他的长相。在第一节中,文惠对他一见钟情,就是因为他的外表。
    我们常说,建立在金钱上的感情,不是真正的爱情,那么,这种建立在外表(对男人,所谓高大,帅气)上的感情,就是真正的爱情吗?不! 其实,静下心来想:爱情是需要理由的,只是,当你是被别人的外表(含气质)所打动时,自己可能没有感觉到而已!考虑到这种外表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属不劳而获,感观享受;而金钱等则常常需要男人后天的努力,多少带点内涵,从这点考虑,爱上别人外表的女人也没有理由对爱上别人金钱的女人炫耀自己是什么真正的爱情。
    一般说来,外表好的男孩容易赢的少女的初恋,而有内涵(包括金钱,荣誉等)则往往笑在最后,这其实是女孩子成熟的表现,至少不应用"世俗”来斥责。对十分看重外表(生理享受第一),而自奉为痴情的女孩,我很有反感!--一个光光的自白。


爱情是浪漫的,生活是平淡的。
作者:琴剑书生 发表日期:2001-02-11 14:50:34
    隔壁一个小子租来这套《将爱情进行到底》,20集。害的我们几个宿舍都熬了几个通宵。以前常说爱情肥皂剧不过如此,煽情。可看了这片的开头就忍不住要看完。学生时代考虑的事情较少,爱情确实比较浪漫。可一毕业走向社会,接触到实际问题,就会渐渐明白爱情和婚姻是两码事。我一直搞不明白的是,杨铮到底有那一点值得若彤苦苦追求。这家伙本事不大,傲气十足。遇到挫折又变的越发害怕失败。而若彤总的来说事业是成功的,婚姻是失败的。不知道导演为什么最后让她和杨铮结合。这完全是开国际玩笑。难道就是为了弥补一下若彤的一片苦心。我觉得到最后,杨铮对若彤也不是真正的爱情。对乐言,我倒是比较欣赏。虽然他也有过喜欢若彤的经历。可是他知道按他的情况,是不现实的。所以他把这片真情埋藏在心底。遇到小艾,使他的感情得以释放出来,可是小艾又太活泼了,做朋友挺好,做爱人嘛,就要另外再说了。他和姗姗虽然不是爱情,可那确实就是婚姻的真实写照。


真正的爱
作者:笑容 发表日期:2000-12-08 18:18:37
好象没有人理会若彤/
她才是一个真正懂得爱的人/
爱着杨,却愿意帮助文和杨柳
一直都在默默的爱, 默默的承受,希望所爱的人幸福。
杨并不懂爱, 每次都因为失去才知道去珍惜,文慧走了, 他又去找若彤。 彤快结婚了,才想起她的好。
杨不值得爱, 自卑,骄傲,既然骄傲为什么出狱后还愿意接受彤的帮助。既然有骨气,为什么不硬到底。
文慧的爱,是完美的,完美的东西都太容易破碎。佩服文慧的勇敢,希望能和她一样有表白的勇气。 最终文慧也只能接受现实的安排。
小艾是我不能理解的,不过相信是很多成熟男生所向往的。
乐言是一个很矛盾而且现实的人, 他要的太多了,要一个能干的妻子,又追求浪漫的爱情。
雨是善良的,单纯的,希望这样的人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佳伟是一个普通的人,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如果有一天能找到你所爱,同时又爱你的人。千万不要放弃,请珍惜。


真爱无价
作者:zipper 发表日期:2000-12-18 21:48:17
    欢笑的学生时代即将离我远去,在繁忙的毕业前夕还是忍不住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片子。片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牵动着我的心,令我回首从前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也感叹人们步入社会后的命运沉浮与动荡。

    文慧是个感情上的完美主义者,我钦佩她勇敢追求爱情、珍视初恋的精神和勇气,如果杨铮勇敢面对他们之间的感情,我相信文慧会让这份爱超越他们之间的距离。校园内的她青春、靓丽而又执着,可能是无数男生的向往,走向大千世界的她最后也不得不顺从命运的安排,在另一片天空下生活,我想青春的那段回忆会不时袭向她的心头。大学里的杨铮看似洒脱,实际上在乎很多事情,提前涉足社会的他体味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助,在憧憬美好感情的同时他更希望有人与他共同分享深藏内心的那份孤独与沉默。自卑和自尊使他在文慧的爱情面前徘徊和游荡,压力下表现的任性又使他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在乎他的人,毕业时前途未卜的他觉得无力承担爱情的责任,从而远走异地。重新回到城市发展后,优柔寡断的他还是无法在感情方面来一个了断,错失良机。他与若彤总是在孤寂时寻找身边的某个人来寄托感情的无奈,可叹可叹。最终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若彤宽容而又勇付出,为了杨铮自己承担了许多,只有他最了解杨铮,也只有他能包容杨铮的性格,他们两个的结合应该说是她努力的结果也是杨铮的幸福。理工出身的乐言表现出的一面有更多理性化,他追求事业上的完美,但是需要生活上的宣泄,率真、前卫的小艾满足了他关护他人的愿望,但是无法给予他所向往的平静生活,在爱恨之间他最终斩断情丝选择了同行丹丹,我无法评价他的选择,只是对他的付出发出叹息。小艾是个很有特色的人物,我一直对时尚女孩难以认同,但是她对自己关心的人表现的责任和执着让我有些感动,她对信任的理解可能超越了传统的概念。小艾在剧中前后的巨变似乎不可琢磨,但是仔细体味后又符合她的本质。家伟是我希望做朋友的那种人,可能他的感情不够细腻,人又不太会相机行事,在当今社会上不容易成功,但是他能把青年人的那份真诚和率直长久保持在心中,很难得。

    我也要马上走入社会,已经体会了不少生活的无助和无奈,可能马上会淹没在滚滚红尘中,可是真的希望把自己的童心多保留几年。

    爱情不用说对不起,更不能说没关系。对爱情,勇敢地去追求,大胆地去表达,对过去挥挥手,把握今天和现在,携起手来去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让我们的青春闪光吧,不要给未来留下太多的遗憾。。。。。

    超越空间和时间的爱难以在生活中实现,我没有奢望她,只希望拥有自己的一份真爱。


爱在深处
作者:grantm 发表日期:2000-12-22 05:06:03
    当我看到若彤走进婚礼时,刹那间我流出眼泪,以为这将是以杨铮的爱情悲剧而结束。意料之外的是编剧同情这样我害怕悲剧色彩的观众,给杨錚迷茫的爱情打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所有曾经付出的人都得到应有的报答。对这故事情节的发展,牵动着每一个年轻的性情中人。对其中任何的行为都不要去批评和指责,因为我们在故事之外,假若处同样的境遇中,我们会怎么样呢?故事中的爱情绝对是纯洁和高尚的。文慧即使在回国后,依然不回避对杨錚的真爱。若彤喜欢杨錚,埋在心里,绝对的真爱,没有一点的世俗和虚伪,不知道现在的世界上还存在吗?文慧倒是一个现实中的好女孩。没有背叛初恋的的真情,然而又有现实的真正的婚姻。从常理可以很容易得出的结论,到美国读书几年,已经不可能在杨錚有着同样的感觉和心态,杨錚也只好痛苦将这段经历当作美好的回忆。文慧的选择是明智的。而乐言的举措有点出乎意外,不合常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剧情,在贪污腐化成灾的今天,你如何能相信这样的事情。假如剧情是以乐言的成功以后发现其中的猫腻,然后抽身,比较符合人之常情。安排在乐言身上的故事,没有生命力。假如生命是这样,人已经不是人了。
    最值得同情的是佳伟,爱情的产生就在那一刹那间,学生时代的单纯和幼稚让人可笑又觉得可爱。苏老师美丽有风度,风致卓越,脱俗高雅,(我也很喜欢袁鸣的角色)可已经结婚的苏老师怎么和一个学生在有爱情,她已经没有年轻时的诺曼迪克的激情,对佳伟来说,那种不可能的爱情即使是柏拉图式也不可能,最多只能是单相思。苏老师之佳伟理想中的爱神化身,爱的真切,所以有他在当苏老师在地摊前抢购大路货时产生的极大失落和痛苦,不知泪水滋味的汉子失声痛苦。要挽救理想中的爱神处境,才有最后一刻出现的车祸。从现实中,佳伟是并不聪明的人,业务能力强,水平不高,在朋友中也不受重视,只是好高骛远的不切实际的想象之中。从精神上,只得到一点爱神的怜悯和同学们的同情。
    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那么复杂,可是每一件美满的事情却都是几经周折。在不经意间,在清高自负中,在挫折中,都给美好的事情搞得一塌糊涂。正如老话,好事多磨。多磨要耗时间和精力,但这才是真正的好事的演变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住考验而留下的是完美的。正如生物进化一样,经过自然选择后留下的是适应环境,是物种最优化的形成。最优化,最完美的事情总是在后头,不用着急,时间会给予你一切,只要你努力。




若彤真完美
作者:happy 发表日期:2000-12-27 20:24:05
    看完这部连续剧,总觉得若彤太完美,完美得有点不真实。为了这份源自大二的暗恋,为了心爱的人,她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回报太少。
    正如乐言所说的,彤是太爱杨了,处处为他考虑。杨如果稍微有一点点反思,他不妨想想,是谁一开始就鼓励他勇敢地去追求文慧;是谁默默地在他和文慧之间牵线搭桥;是谁打着手电在草丛中找火车票,在退票处焦急地寻找退票,并冒着失去朋友的风险,向慧说明一切,承担责任,使他们破镜重圆;为了杨,彤毫不犹豫地裁减掉杨贩卖水货手机的镜头,虽然这次报道可能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当然后来所发生的一切是彤无法控制的。即使彤不是记者,杨可能会由别的记者的报道入狱);是谁给在狱中的杨送去磁带,鼓励他熬过这一年;是谁在他出狱后第一个去接他,还遭到冷遇;是谁帮他找房子,又是谁在他被骗后接待了他,为他整理褥子和床单,使他在冷漠的都市有了一个温暖的落脚点;是谁陪他坐在颠簸的大卡车上,帮他去向货主说明情况;是谁在生活中处处关心他,帮他走出狱中生活的阴影;是谁到处托人,并采取处心积虑的方式不伤他的自尊心,使他有了一份工作;是谁买来了运动服和鞋晨跑,让他重温大学生活,希望他振作;是谁假过生日留他或到音乐厅门口找他,怕他承受被拒绝和希望破灭的痛苦;是谁在通过网络关心他的内心世界,帮他缓解心中的苦闷和焦虑;是谁在去农村采访前,买了很多的食物放在冰箱里,关心他的饮食,等等等等,实在太多了。而这时候文慧在做什么呢,也许正在和“订婚者”发展恋情吧。大学校园中的爱情虽然纯情浪漫,但生活中同甘共苦的爱却更让人感动。
    但彤在杨的心目中排在什么位子呢,一开始是修车铺女老板,然后是文慧,接着是贝贝,曾经对那个“上网女孩”还有过一定的期望,最后是“跑”,而对现实中的彤,杨基本漠视其的心灵感受和创伤。通观20集,杨对彤关心也许只有两次,一次是开大卡车回来看她(不过杨回来后对彤的行为不满),第二次就是结尾,买了几十条金鱼,赢得了彤的心。与此成对比的是张军还给彤买过蜂王浆呢。
    彤毕业后努力工作,一个女孩子奔跑在凶杀车祸灾害第一现场,完全靠自己的实力成为王牌记者,在感情上她靠自己的力量慧剑斩断了和有妇之夫的没有结果的恋情。作为一个普通的期望别人关心和呵护的女孩,她是孤独和寂寞的,每天给自己买花,在酒吧借酒消愁。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杨伤害得她太深的时候,她只能去找张军的原因。她在门外听见杨和慧的临别缠绵表白,还有杨头也不回对她说不会等她,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一个普通女孩可以承受和可以原谅的,特别是那时杨已经知道她喜欢他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乐言和彤是最般配的。但我也知道,以上的分析,都是现实和功利主义的,也许对彤而言,只要一个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切伤害都是可以原谅的,那就是她对杨无怨无悔的:“爱”。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