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你真的无所不能吗?[很好的一篇文章,供徐静蕾借鉴]    


【Gillian】 于 2001-7-25 13:48:31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全文转自《金舞台》2001.7.11  仅供徐静蕾参考。

    前言:作为一个娱记,我常常试图透过演艺圈光怪陆离的表象看到一些真正站得住脚的东西,但总是失败。当演艺圈的俊男靓女们披着光环在虚拟的空间里演绎着加一种生活时,我知道,他们本来是跟你我一样是平凡的人。只是商业社会里,人往往变成了一种标签,价格是随市场的浮沉而变化的。
    近年来的娱乐圈是很热闹的。作为一个平头老百姓,我们几乎经常失去最起码的判断力。当明星们像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在台上施展浑身解数,无所不能时,我们也真以为他们是五百年难遇的奇才,这个世界只是他们轻移莲步的舞台,我们永远只有坐在台下仰视的份。但是泡沫总会随风而逝,当那些会哼几首歌的歌星在银幕上矫柔造作;当那些会演几个角色的影星在台上挤着嗓音哼哼叽叽时;当那些T型台上卖弄风情的模特拼命往影视圈挤的时候,我就开始明白了许多东西。其实在这个后商业化的时代,他们所表演的东西都只有一个明确的原因,而那些视他们为摇钱树的商人们也只有一个明确的原因,那就是像挤海绵一样榨干他们身上任何一点可以赚取利润的潜能。但我们是消费者,我们付了钱,就有权利享受名符其实的消费,我们的人数如此众多,我们的声音却如此之小。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厌倦这一切。  
    不是有人说过吗:有人可能永远受骗,有可能所有的人短时间受骗,但不可能所有的人永远受骗!

    大陆明星:十几年的风云变化,名气大了本事也大了……
    最近耳朵里总是听到一些XX明星出专辑了,XX明星开个唱了之类的新闻,再看该明星其实是学表演刚刚出名的,突然唱起歌来,本事隔一天长一丈,让我等有些雾里看花,莫明其妙。
    陆毅近日要出单曲。众所周知他是去年因拍一部戏而加入明星之列的。在这里不敢用一个“歌”或“影”星锁定陆毅,只怕一旦用哪个字眼锁住了陆毅,岂不是惹人笑话,让人说我不明事理。本来我们以为他一定要在影视方面大施拳脚了,谁料不出一日,听到的是人家要出唱片。有如此的才能,倒是没发觉,于是不敢妄下结论,没准儿,他后天要芭蕾舞表演呢?
    演艺圈的热闹事多,明星们拼着吃奶劲看谁更是个角儿。但凡在这个圈子里吃饭的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个个天姿聪慧、玲珑透顶。同样吃娘奶长大,人家咋就如此这般的聪明,第一天演戏演得漂亮,第二天就出个人专辑,第三天就成了某节目主持人……角色不断变换着,而且能做到分身有术,真难为了他们,趁年轻风风火火一回,虽无可厚非,但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艺要精,而不是滥。我们的明星们简直是花心之极,常常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恨不得手脚并用统统占为已有,趁热打铁,仿佛世上有才能的人只剩下他们了。  
    赵薇出道三四年,据说她的唱片销出270万张,收入已经是天文数字4050万。原本她是学表演也是靠表演起家的,但与此同时,她的歌也飞入千家万户。凭心而论,演戏尚且需要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而在唱歌方面就早早插翅欲飞。本是还在摇摇晃晃走路的小鸡?硬当成自己是凤凰,出个人专辑、写真集、出书等等一系列活动仿佛不这样不足以证明我这个人确实多才不可小瞧。你们等着吧,我的本事还在后面呢。
    这个年代的年轻星们,脑子转得比谁都快,近来被称为前途无量的四大花旦之一的周迅,也准备演而优遇唱,仅凭借一首《飘摇》硬要在歌坛上挤出一片空地来。她黯哑的嗓子连说话都难听,却学进军歌坛。几番犹豫,一直未挑出她中意的唱片公司,听说不远的将来,她有意加入华纳唱片公司,不知是真是假。
    这让我们不免想起五、六十年代演电影、唱歌的人来,他们好像本事不大,但挺专一,敬岗敬业,唯一缺点是他们好像脑子缺根弦,不懂得发掘自身隐藏的其它潜力。
    再看看我们另一位大帅哥胡兵,在北京混日子的最初,也是吃尽了人间的千般苦,苦尽甘来,胡兵加入某公司后,星运大增。拍戏,那也不能叫个好;唱歌,你就是掐着我们的脖子也不敢恭维那叫好;拍广告,写真集倒是一脸迷人的笑,弄得小女生们心旌摇曳。而我想起他最初是学模特的,一副绝好的男模身材,弄到现在全成了半拉子手。可尽管这样,他愈来愈活跃了,钱也越来越多了。为了不受制约,他和原东家弄翻了脸,并奔向法庭,最后以100万的代价完事。事后胡兵还说,虽说花了点钱,换来自由身,但值得。好一个值得,100万对一个贫苦地区的老百姓来说,够活一辈子,能救活多少苦难的人呀。
    这又让我想起那些纯朴可爱的老艺人来,他们是一辈子不敢有如此的豪爽,但他们是真爱艺术呀。
    原本两栖动物已属于动物里的佼佼者,更何况三栖、四栖呢,从水里爬到岸上,还在顺着树干跳到屋顶上引颈高歌。本事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而演艺圈的四栖动物或五、六栖动物愈来愈多了。瞿颖原也是模特出身,几年来又唱又演又主持的真是光芒四射,往死里折腾我们,也不知道她活跃的地方地板可否结实,否则四栖动物这么厉害,平常人等哪有招架之力。
    我们善于用一个厚积薄发来形容明星们,但想想人家怎能一发而不可收拾呢。我们是不够聪明,还是小河永远也变不成海洋。
    其实,老百姓是喜欢那些正儿八经献身艺术的人,光靠一两首歌,演一部片子就称为星,而且还沾沾自喜的人其艺术道路不会长久。我们明辨是非,谁唱得好,演得好,心里明镜似的。一个人的本事再大,也不能无所不会。任你再长得三头六臂不也是凡胎一个,平常爹妈生的。
    像彭丽媛、宋祖英、董文华等一流的歌唱家,反倒没听说他们有这么大的才艺,他们真实、可亲的形象深入人心,专著于自己的一行,态度起码是端正的。而现在的部分明星唱的不好还动不动就假唱,钱挣得比谁都多,脾气大得比谁都火。
    不能否认,一些明星也是好样的,他们趁年轻肯吃苦,肯向前看,是好事。但错就错在不要把自己是做背心的料当成是做长袍的料,肯定会出现掩示不住的慌张,势必露胳膊、露腿的好不尴尬。可是有的星们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水均益、元元等踏踏实实勤勤肯肯地干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听说他们怎样的活跃了,顶多出本书,还要遭来骂声四起,可年轻点的主持人就不这么安份了。曹颖可谓多才多艺,主持还未到位,戏就演了不少,真不知道人家是怎样把一秒钟当成60分钟来利用的。李湘、李霞等更是本事大得惊人,主持、拍戏、广告、出书、写真集样样不少。诸如此类的明星实在是会当家,不光专业上辉煌着,连副业都经营得有声有色。但听听他们的歌吧,仿佛都是流水线上批发出来的产品。五线谱不识、五音不全就堂而皇之地唱了。
    最叫人想不通的是明星的年龄层越来越小了,就像几十年前张爱玲就捧着杯茉莉花茶在上海惨淡的月光下发出感叹:“成名”要趁早。而领悟最深的是我们的艺人,尚在妈妈怀抱时就懂昨用微笑对邻家孩子。稍微长大一点,不得了了,不用人教就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本事发扬光大,这让我再一次想起一些腕级的著名人士,其水平是真的,是真枪实弹苦练出来的,而不是唱一首歌就以天后自居,这山望那山高。嘴里高唱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是好好赚钱,天天想钱。没那本事最好别丢人现眼。某些明星稍微听到一些掌声,一点赞扬声,就晕了头,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说这话,并非有意给星途无量的明星们波冷水,只不过是代为言之,让他们的脑子清醒一下罢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也别拿我们当傻子看。

    港台名星:都是理财能手,除了“星”的称呼外,还加了“天王”,级别上了一个台阶,不知本事是真有,还是牛皮是吹出来的。
    港台一直是引领新潮时尚的地方,演艺圈也不另外,大陆用“星”来形容名人,就是受其港台的影响。港台人以“制造”星而闻名,每个“星”从公司批发出来,都为了一样本事——赚钱。昔日的港台明星如今为人父为人母的不少,但四大天王一直宝刀不老,天王的本事自不必说,我们已是有目共睹。一代后浪推前浪,四小天后诞生了,年龄小的我都以为发育尚未完全,凭着一张娇嫩的俊美的脸,大踏步地走地影、视、歌的天地。张柏芝出道不久,就有人给了极高的赞誉:“玉女掌门人”的称号,略带沙哑的嗓子吐字不清唱着歌居然大受欢迎。谢霆锋的歌,不敢恭维。人是努力的,只是歌还须提高。曾有人说他这样的人在大陆能随手抓一大把,人们迷恋他有极大的成份是因他那张俊美的脸,弄得小女生神魂颠倒。林心如是台湾出来的一颗星,一个《还珠格格》红遍海峡,近来也是唱着蹩脚的歌四处折腾。
    港台的艺人原本是靠了优越的制作手段,大势宣传的包装令明星们个个都多才多艺的,一个人有十个人的精力,你能说他们真的有才吗?

    明星的背后:谁让明星这么多才多艺变得恬不知耻了
    贾平凹曾说过的一句话,你成了名人,你的一切都令人们刮目相看,你本来很丑,但总有人在你的丑貌里寻出些美的部分。你的成名为你增加着灵光。
    明星多才多艺,当然是好事,真正的明星靠的是千锤百炼的辛苦。
    任何人都会有小毛病。明星的毛病、才能大部分是诱导出来的。市场前景广阔,几乎随处都是能伸手抓到的黄金,才造就了明星们前仆后继都挤向演艺圈这个弹丸之地。你方唱罢,我又登场,热热闹闹、欢欢喜喜。你看吧,一些明星一脚迈向影视的门槛,另一只手则伸向金灿灿的钱袋。说白了,如果不是明星,挣钱哪能如此的神速。一个小丫头,不出二年,身价过亿,拍一个广告,唱一支歌,吹一个口哨均是用钱来订做的,倘不是钱的诱惑,哪个明星没事干了敢冒着被人指着脊梁骂娘的危险而把自己弄得浑身都是“宝”呢。其实稍有不慎,就会有放屁砸着自己脚的危险。哼哼几声原是小蜜蜂的叫,硬是靠着调音师弄出个百灵鸟的叫声来,还以为老百姓不懂呢。
    港台比起大陆来更会制造声势,凡能看得着的地方都放着明显的巨照。港台的星探可谓厉害,末等一批老星离开圈子,新的小星已逐个挑选出来,为的是后继有人,但后来者居上,比老一辈星们更能厉害三分,靠着嫩嫩的脸大把大把地捞金子,还不时叫穷。如此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好比文化大革命的大炼钢,不管是不是炼钢的料,都要当他是一块好钢来炼,结果废品不少。仔细想来,制造出的明星红得发紫,制造明星从未间断过,他们摸清了市场的规律,人们的胃口,需要什么样的星,就赶紧制造什么样的星。这个星一出来,就会踢腿、伸腰,再出来时,十八般兵器就样样精通了。
    港星们总是走在流行的前列,大陆在萌芽状态时,港台的明星就已学会用经纪人执掌外交,说穿了还不是在一些场合,明星不便脸红脖子粗的和演出的地方大谈特谈钱的问题。用经纪人合算代为心声,名正言顺,万事由经纪人一马当先。你只要说要听这个星的歌,马上他会回去让这个星苦练一晚,第二天就登台。若不是瞄大陆偏爱他们,港台艺人不会三天两头来内地名为“献艺”,实则是要掏空我们百姓的腰包的演出。
    各种经营机制,促使演艺圈百花齐放,百朵飘香。
    但你问他,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哪一年,保证答上者聊聊无已。你问他怎样护发、养颜,保证一开口一箩筐的话。
    没记错的话,明星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偶有一个大学生研究生之类的,便是凤毛鳞角了。周润发文化程度不高,但他肯踏踏实实地为自己心爱的电影干事业,才到了今天影帝的位置。来之不易呀,没听说周润发办个唱等等之类的闲话。
    大陆第一代青春美少女组合,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女孩,平均年龄不到超过17岁,她们从很小就进了制造未来之星的“工厂”,开始全面加工,唯一加工较少的是学习方面。当他们红遍全国时,演出增多,更没有时间学习了。日益膨胀的虚荣使这些年轻的姑娘以为前面是通向罗马的大道。这期间最受利的莫过于制造明星的商人了。多亏后来,几个小姑娘突然迷途知返,认为学习更为重要,于是毅然脱离关系,虽闹了官司,但这个举措是正确的,、明智的,大好青春时光,多学些知识是好事,总比用时方恨少、一问三不知为好吧。
    现在许多娱乐活动弄些模仿秀什么的,其活动无非也是另一种造星手段了。
    还有一些明星走国际的趋势,以为从美国回来,就身上镀了金,身份就高了。但不知是从美国回来,是更加多才多艺了,还是什么都不会了。

    追星一族的偏爱、溺爱,让明星更加自以为是
    有了星,自然就有了追星赶月的人。明星的全能冠军一个重要原因是追星族溺爱他们的结果。君不见明星一出现,尖叫声、哭泣声、幸福地晕过去的人比比皆是。达种幸福感冲昏了头的场合,能有几个人分辨得出来他们素质有多高,其身份有几斤。如果不是追星族无数次的捧场、无数次地买其帐,我想哪个演电视的敢突然跳出来开一个个唱,唱歌的也不会突然演个主角儿什么的。都是有了扩大声势的宣传和追星的盲目,才使明星们真的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谢霆峰17岁正式出道,以反判青年的形象吸引了众多歌迷,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歌迷喜欢他并非都是喜欢他的歌,也许是对一种个性魅力的崇拜吧。
    促使明星们无穷发挥的才能是追星族,是啊,你喜欢我这个人,没道理不喜欢我带的脚链、身上喷的香水。有些明星以一部影片出名就再接再励出唱片,因为他们知道纵然唱得不好,也会有人为了得到他们喜欢的签名而买唱片。明星自然不用担心销量问题,你喜欢我这个人就够了,你管我以前是卖锅的,还是补碗的干嘛。
    章子怡凭《我的父亲母亲》出名后,春节晚会上就给了她一个展示才华的天地。跳舞、唱歌,结果一晚上的电视传播,老百姓都听出来了,章子怡唱得可不怎样。
    留给我印象深的是港星刘嘉玲曾说过一句话,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向歌坛发展时,刘嘉玲则说:“我不想丢那个丑,自己唱什么都难听,不是那块料,不像王菲随便一首歌到她嘴里都好听,不打算向这方面发展。”你看,刘嘉玲是个明白人,起码她认得自己值什么价,难得!
    种种迹像表明,一个人要红,要发达,是挡也挡不住,你在某一方面是好的,另一方面自己在没发觉时,早有人安排好你展现才华了。宁静演戏演得好,近来被某些公司看上她的嗓音,准备包装,推出一个全新的宁静。其实,谁都知道宁静嗓音特难听。
    这就是明星更比别人才多艺的道理,他们只是比别人机会多些,追星族爱屋及乌,“明星的放屁也成了香油屁”。一个故事中这样讲的,因县太令喜欢一个靠卖香屁为生的生意人,就招他进了大堂连放三个屁,结果满屋子香气,不觉过瘾,就令其在袖子里放一个,还不过瘾,干脆,胡子上来一个。这就是我们喜欢一个星,看他什么都顺眼的证明。

    观众从容明星,明星得理不饶人
    明星的本事多了,脾气也大了,动不动拿自己的观众当老妈子一样出气。他们心酸史外人也许不知道,但常常发无缘无故的脾气,也许是钱挣得多,心里无处痛快吧。
    一旦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脾气坏了,这是观众惯出的毛病,他们出书(也不知道这书是谁写的,他们有时间写吗)。人生不过走了一个开头,就写自传,让我们从中能学些什么东西呢?简直是笑掉我等的大牙。同样是宁静说过的话:“你觉得这个片子不好,这个人不行,你完全可以不看。”说得对,观众缺的就是一个狠心和决心,一边在嘴里骂着,一边忍不住掏腰包去买票看人家演的、唱的,买东西还要看哪个明星拍的广告才肯买,排着长队求人家签名。这件事,也确实不能怪明星,没有谁硬拉着喜欢某个人。明星也摸出了观众的弱点,父母疼孩子就是这样,舍不得。于是变着法儿折腾,谁也不敢出来大喝一声:艺不精,回去!听到的都是“唱不好,可以跳嘛”之类的话,这能不助长明星的毛病吗?把舒淇形容为三级跳远,可人家一出来,不都抢着争着看嘛!出名是好事,有人护着、哄着、惯着,日子舒坦,从毛草屋换成大别墅,只用一个小时零十秒的速度,这就是成名的好处。要不,尚在呀呀学语时就追着赶着要跳进这个圈子里挣一名额,说白了还是演艺圈日子好过呀。陈慧琳靠唱、靠演、靠广告、靠……身份也已是过亿。但她说:“你们老是盯着我挣了多少钱,从来没有问过我们挣钱的辛苦,要付出常人的几倍辛苦呀!”想想,如果是一般老百姓,付出同样的辛苦,能有天文数字的收入吗?还是当明星好处多多。要不陈冠希的老子不会用钱铺好路硬把儿子往明星里整;要不陈慧琳的弟弟陈司翰也要进军歌坛;成龙的儿子陈祖明要校仿老子杀进这个圈子。
    利用名气人也变得无所不会了,这是谁惯出的才能,是我们。我们愿意接受这种浅薄的多重身份的人,活该,还有什么话可说。
    
    后记:说了上面一大通的话,说实话,没有故意和哪位明星过不去,也并非和明星斤斤计较。我只想说说老百姓的大实话,光听好的不听反的,总是不利于向前冲。话说回来,多才多艺是好事,但别用得太滥了,凡事要精、要纯。明星们也并不都是草包,年轻多学习、向上,出发点是好的,挣钱、爱钱也无可厚非,只是一个人要揣摸着自己的份量行事,别给个笑脸,太阳就出来了。许多明星在艺海中确实不易,名利、绯闻的困惑,没有一个承受压力的心也难踏入这个圈中,他们中也有热血青年,灾情发生时也总是大明星们捐得最多,参加慈善活动也总有他们的份儿,但是我们平常老百姓真的是厌倦了,最后唯一想说的一句话是:“明星,还是悠着点,好好走路吧。”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