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四大名旦”[收录供参考/转自新浪星光灿烂]
【大枣.】 于 2001-7-6 22:07:48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
也说“四大名旦”
作者:vesinger 发布于:17:31:53 7月3日
第一个提出“四大名旦”的好像是一个北京颇有名气的评论家,却说99年上半年赵薇主演《还珠格格》极一时之风光,放眼大陆谁与争锋。下半年《将爱情进行到底》徐静蕾异军突起,打下内地偶像剧大半江山。2000年章子怡携《卧虎藏龙》强势出击,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周迅则银屏佳作连连,独领新世纪黄金时段风华。于是人到齐了,“四大名旦”终于水到渠成。这种提法顿时广为接受,就差没有给她们四个开个仪式颁发证书,此后媒体言必称“四大名旦”,是咱中华大陆影视界的骄傲。
初闻“四大名旦”,不胜欣喜,作为周迅的影迷,眼见心中偶像九年成绩终于得到肯定, 一时乐得飘飘。其实“四大名旦”的出现确实可喜可贺,至少我们没有必要再巴巴地念叨人家香港“四大天王”,台湾“四小天王”,自个儿囊中羞涩,端不出个像样的偶像出来,中国的娱乐圈能够到达今天这种造诣,也算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过如今到了“四大名旦”快一周岁生日,小弟对“四大名旦”也心存一丝忧虑。
最令我担心的,是“四大名旦”会不会是中国传媒对大陆娱乐界尚未成熟的偶像资源涸泽而渔的契机。说到底,四位演员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章子怡从影不从视,其演艺风格带有强烈的欧美气息,观众群也多以海外居多;徐静蕾从视不从影,走的是和日韩偶像剧一脉相承的路线,观众群也多为大中学生。赵薇和周迅应该说是风格相对接近,也常常成为大家比较的对象,但是赵薇偏走港台,周迅偏走大陆,这是两人的制作背景决定的。不过这下子一个“四大名旦”彻底打破了她们原本平静的演艺事业。从此她们要应付来自媒体的,观众的,制作方的无休无止的消耗战。
一。 重要角色的“百得胶”现象。尤其以网上消息居多,凡是碰上大戏重戏,马上无根据地将角色扣在“四大名旦”身上。我近一年来一直关注周迅,就她而言,已经被指和“高仓健”“谭咏麟”“罗中旭”合作XX影片XX电视,还说和章子怡争演什么“赛金花”。就说最近的《射雕》事件而言吧,周迅,赵薇link with黄蓉,徐静蕾link with穆念慈我就不多说了,最让我分特的是一次看到电视里面竟然传出“四大名旦”争演黄蓉的消息,这种卫星放的太也过分。
二。 发明绯闻,周迅和胡某人,朴某人;赵薇和周某人,成某人;章子怡和韩国某某人,美国某某人(欢迎大家补充)。其中就我知道,当胡兵在拍摄《缘来一家人》时被指爱上周迅,立刻愤怒地表示这是赞助方为了炒作的恶意行径。听多看多了,大家当然不会轻信这些谣言,可当事人则惨了,必须不一而足地像媒体澄清真相,还不能得罪人家,花在其中的精力可想而知。
三。 借四大名旦的名头挂羊头卖狗肉。我就说说周迅的不幸遭遇吧,上海地面上有个《三言两拍》的电视剧,封皮上书“周迅,濮存晰“主演, 结果一位上当的大侠披露这个“周迅”竟然是男的,封皮上却挂着周花旦的照片瞒天过海。我还听杭州的一位网友说那儿竟然已经出来了周迅的专辑,大家千万别上当。另外三位花旦我看也难逃此劫,这也是“四大花旦”盛名之下的负面影响。
四.杜撰“四大名旦”的对立。不可否认,对于四位演员来说,“四大名旦”的称号出现,无形中给她们增加了一道隔阂。记得当时“四大名旦”一经出炉,媒体立刻就此对四位演员穷追猛打,直至现在每当媒体采访四人,“四大名旦”仍然是一级敏感话题。是她们恐避之而不及的话题。对于她们的支持者,更是不用多说,网络对骂得现象已经泛滥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应该感同身受。“四大名旦”的对立,造就了媒体炒作的资本,制作商商机的源泉,却给年轻演员本身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五.制作人的盲目跟风。一味利用“四大名旦”的名号为自己的产品增加号召力,而全然不顾蹩脚产品可能会对演员造成的不利影响。这个现象目前最大的受害者应该是徐静蕾,年初《世纪之战》,《让爱作主》应该说徐静蕾都是接的相当轻率的。这并不是徐静蕾本人的错,目前中国的剧作业也秉承经纪人制度,就是制作商发Offer,经纪人拍板,演员通常都没有自己作主的余地。对此周迅和赵薇也没有少吃苦头,周迅在《像雾》中费尽心力饰演高难度角色杜心雨,其辛勤和成就我们有目共睹,但终难逃编剧“滥情”之过,赵薇年前为了接片和经纪人闹翻,差点闹上法庭。制作方和经纪人的急功近利害苦的最终还是演员。
综上所述,“四大名旦”的出现,从各个方面正施加给年轻演员前所未有的心理和精力方面的不必要的压力,使她们不得不将相当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到表演事业之外。我们没有办法拿“四大名旦”和当年香港开创一个时代的“四大天王”相提并论,大家都知道,无论是经纪人体制的完善,娱乐圈创作体制的成熟,直到赞助人的素质等各方面,大陆相比港台娱乐界都有相当地差距。商人重利轻别离,港台日美欧和大陆全然相同,所不同的是大陆很多低素质的制作团体急功近利,全然不像港台那样追求演员和制作的长期合作和健康发展,以获得长期的共同利益。大陆仅有的刚刚起步的偶像资源实在经不起消耗,经不起这种不负责任的开发。周迅曾经表示想在今年上半年忙完后抽出时间出国充电,可是层层叠叠地利益关系下她又怎能洒脱地说走就走?好在周迅现在身边毕竟还是正经人多一些,李少红,李晓婉和她之间家长式的合作关系还能让我稍稍宽心。
最后我还要指出,四大名旦目前还远不到天下舍我其谁的程度,章子怡跑到《蜀山正传》剧组只能给张柏芝提鞋,徐静蕾今年演了N多片子都当不了女一号, 赵薇周迅今年在台湾打收视擂台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贾静雯“飞龙在天”,《情》《像》二剧双双铩羽而归。比起当年“四大名旦”横空出世,光彩各自璀璨。目前她们似乎事业都遇到不可避免的阻力。我们不得不承认,大陆的偶像事业正在起步,正因此我担心“四大名旦”是不负责任的新一轮捧杀或者棒杀的开始,就像当年我们的媒体曾经对健力宝青年队和国家围棋少年队做过的那样。
但愿是我多虑。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