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之旅》——徐静蕾完全原文! 刊登于5月分《大众电影》。(我辛苦打出来的哦!)
【高丽参】 于 2001-4-28 11:01:09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
意大利之旅
······我是一个很少旅行的人,工作的原因使我觉得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旅行之中,东奔西跑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它使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动荡不安。······
M每当一年结束的时候我都我都不由自主的回头想想,自己在这一年里做了几件让自己满意的事,结果是看着挺忙活,而让自己满意的不多。我曾经认为自己是一个懂得坚持的人,毕业几年之后回头想一想,便突然开始怀疑:我是不是离我自认为的自己越来越远了。我为自己辩解的时候想,活在这个社会就要遵守这个社会的原则,因为我们需要生存,需要吃饱穿暖,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还时不时的需要满足一下自己的一点虚荣心,虽然我们经常把它称为成就感。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就对自己宽容了许多,而当我翻回头想的时候又觉得它多么的牵强,于是想,就去尽量做一件让自己满意的事吧,至少一年下来给自己留一件满意的东西。
都说意大利是一个浪漫的国家,据说全世界的古迹有百分之六十都在那里,而且保存的非常好。选择它是我一个公私兼得的小算计,感谢我所在的亚环影音制作公司的边总对我的支持,没有他这本画册会遇到比现在多的困难和问题。那时我刚好拿到一个欧洲的多次往返签证,又想再拍一些更像自己的照片,并有一些出版社来谈过关于“写真”的事,这几件事凑到一起,这本画册的创意便有了。
摄影师甘露是我的好朋友,他是我们学校摄影系的师兄,又曾是我的大学同学的男友,后来两人分手了,而我们班的很多女生和他成了好朋友。我们合作过很多次,他帮我拍过三次照片,其中一次被印刷成册,在小范围发送过,另一次是我拍的电视剧《让爱做主》,他是摄影师。我很喜欢和他拍东西,无论是电视还是图片,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因为他从不对被摄的对象指手画脚,要求他们把手放在这儿或是那儿,或是摆出什么动作,他会让被拍的人觉得自由。本来这次的行程中还应有一个制片或是助理似的人物,但因为资金的缘故只得被忽略。
我们拿到两张机票开始了意大利之旅。经过九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到了时装之都米兰,在机场买了张地图,拎着所有的行李,迎着烈日开始找旅店。意大利有很多小旅店,门面都非常小,但别致,深或者浅的棕色和黄色是它们的主色调,挂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画,再点缀一些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看上去亲切,舒服。米兰是我们找酒店最顺利的一站,因为我们刚好赶上意大利的一个假期,城里的人大都到南方旅游去了,留下一座空城,街上也只是三三两两的几个人在走,商店的营业时间短得可怜,还有一些就干脆不开门,这使我买衣服计划基本上落空。我们在一个旅店落了脚,便开始制订计划,由于返程机票也是米兰,我们决定在意大利兜一个圈:第一站佛罗伦萨,之后是罗马,那波里及附近岛屿,最后到威尼斯,然后从威尼斯回米兰。
多亏甘露的英语还不错,我们和英语也不怎么样的意大利人勉强可以交流,我下了一路的决心回去一定好好学英语,到国外当聋哑人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只能像一个傻瓜和跟屁虫似的跟在人家后边,当初爸爸怎么不让我学英语呢,即使我再不用功这几年下来也该会个七七八八的吧。但是说归说,现在距离意大利之行已经有三四个月了,学英语这件事又成了空谈,有时真是服了自己,我曾经多次决定恶补英语,大张旗鼓的买了大摞学英语的书和录相带录音带VCD,但每次都是虎头蛇尾,所谓无志之人常立志,徐静蕾也。
拍戏虽然也辛苦,但毕竟自己搞好自己那一摊事就够了。这次不同,我和甘露同志充当了多个角色:摄影师,模特,化妆师,发型师,服装,道具,剧务,摄影助理,翻译,制片。这到很像当年在电影学院里拍学生作业的时候,事无巨细,样样亲力亲为,当时是觉得很辛苦,甚至还暗暗埋怨这个埋怨那个,时候倒觉得真有意思,尤其看到成片成书的时候,还真颇有成就感的。
越往南越热闹。到了罗马我们几乎淹没在人的海洋里,又赶上了他们的一个宗教庆典,黑皮肤白皮肤的嬷嬷们随处可见,还有我这辈子也没见过的那么多的,有的可能官儿还挺大,人们看他们的目光恭敬而虔诚。他们在斗兽场附近举办活动,搭了一个很大的台子,立起了很大的银幕准备实况转播,成千上万的人涌向那里,有各国的队伍,打着旗子,唱着歌,虽然他们中什么岁数的人都有,但都显得年轻而快乐。也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了,看着那一张张不知是因为地中海的阳光还是因幸福欢乐期待而涨红的脸,听着不知道是什么词但激昂嘹亮的歌声,我们很容易就被感染,融入了他们的队伍中,互相欢乐的打着招呼,拍照的事情抛到了脑后,当时惟一后悔的事儿就是怎么没拿一面旗子来,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徐静蕾甘露代表团”。事后想想,忙活了半天,我们到底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个什么活动。
罗马的古迹实在是太多了,三步一大名胜五步一小名胜,看得人眼花缭乱。你离它们越近就越能感受到它们巨大的磁场,那些雕塑栩栩如生,或愤怒或从容或渴望,它们和它们的创作者都因此而无愧于不朽这个词。还有那些广场,虽然那么多游客和兜售纪念品的人使它们多多少少变的有点儿像集市,但仍有着掩饰不住的庄严和咄咄逼人的气势后面居高临下的宽容,令人叹为观止。
到了罗马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那部堪称经典的童话似的电影《罗马假日》,那两个迷人的演员,那个让无数人动容的爱情故事。身临其境,便不由自主的有了很多的感慨,人类实在只是这个世界的过客罢了,这个古老的城市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游客,他们来自地球的各个角落,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和身世,他们驻足在这些艺术品面前,为它们所倾倒,有的为此写下了赞叹或是多愁善感的文章,有的拍成了风靡世界的电影,但无论是都无一例外的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享受着人生的喜怒哀乐,然后死去,无一例外。这是人生的无奈吗?或者这就是人生的精彩?让我们把这些精彩留给自己吧,对我来说,我把这一刻的精彩留在了我的相册和我在写的这篇文章里,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意大利人太能吃了,我自问虽是个瘦子但食量还算不错,尽管如此和意大利人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吃一整张比萨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一大盘面条只不过是头盘而已。晚饭对他们来说更是一项休闲活动,可以从七点吃到十二点,津津有味。头盘、汤、主菜、甜品、咖啡一样都不能少,这个国家的人民是最懂得善待自己的,他们放纵自己的各种心情,坦然的享受着生活。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天在威尼斯,甘露去一个小岛玩去了,我一个人去觅食,穿过一些热闹的餐吧和一堆卖假货的黑人,找了一个河边清静的露天餐厅,点了我的保留菜目:咸肉香瓜和面条,还有一瓶“阿卦”——就是矿泉水。我的旁边是一个严肃的中年人,他点的菜和我基本相同,不紧不慢的吃着。咸肉香瓜是我的最爱,我把它吃个精光,吃面条的时候略有些勉强,使劲塞了半天还是剩了一点,旁边的中年人到是不紧不慢的吃光了它,面不改色,我心里暗想:真能吃。谁知道这些哪算什么呀,当他不慌不忙的把刀叉放到一边的时候,服务员又微笑着端上了一盘二十公分长宽的肉排,本来要结帐的我又坐了下来,想,我就不信他能吃完。然而,这位意大利先生令人钦佩的不紧不慢的吃光了他盘子里的所有食物,面不改色,从此我对意大利兄弟的食量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不禁有些担心,万一闹饥荒了他们可怎么办哪?
凡是到意大利旅行的人恐怕都要被告知,那里的治安很乱,小偷更是要小心防备的,尤其一些吉普赛人,他们常常会在胳膊上搭块布,在你身边蹭一下偷走你的东西。受了这些告诫,我们一路都很小心。一日,我们到了佛罗伦萨,走在街上赫然看见一个站在那里东张西望的吉普赛女人,她手上莫名其妙的搭着的那块布分明是在告诉街上的人:小心我,我是小偷。以我的逻辑,我实在是想不通她是怎么想的,难道她不知道自己的这种挂牌服务是不会有人送上门来的?我这样想着不由自主的已经走到了她的身边,刚刚过去了一点,就听甘露“啊”了一声,只见他捂住自己的口袋,他裤子口袋的拉锁已经被拉下了一半,幸好他发现的及时,东西没有被偷走,回头再看那女人,她到是满不在乎的站在那,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很惭愧,我们没有揭发她,我们只是两个势单力薄的怕麻烦的外国人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我们此时的处事原则。从此我们更加小心的看护自己的东西,还好,有惊无险。
我们奔走于亚平宁半岛的烈日之下,按计划完成了拍摄,坐过没有空调的火车,住了没有空调的旅店,有几次差点迷了路,有几次差点露宿街头,还有一次差点被人偷了;印象最深的是意大利人的热情,友善,和他们晒得红红黑黑的长满了雀斑的皮肤;学会了几句半咸半淡的意大利语,和点各自最爱吃的意大利菜名;认识了几个长的很帅的在意大利长大的中国男孩;坐了一次中学课本里提到过的威尼斯的特产——贡多拉,并在心里暗暗计划着下一次的旅行,细想想,该去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