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蕾静静开(上)    


【林中樵】 于 2001-4-14 7:15:22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还有两天,就是她的生日。每年的4月16日,对静蕾、对我、对大家、对静盟来说,都是一个节日。很早以前就在整备生日礼物了。今天,献上我的散文《花蕾静静开》,给静蕾及热心支持静蕾、支持静盟发展的所有朋友...


                              花蕾静静开

                                  序

    慢慢地翻着画册,看着她隽秀的钢笔字。一笔一划虽然不深却还是轻而易举的划过了我的心底,留下一些淡淡的却难以抹去的痕迹。虽然我不长于北京,但我是她的同龄人,读着一段段小故事,想起的却是我的童年,我的成长历程。我是一个颇怀旧的人,可以清晰的回忆起逝去的往昔,同样有过的开心,烦恼。有时候常常拿自己的情况和她做一些比较,猜测她小时侯的一些样子,不知是否会如我心中的想象一样有着相似。看着她拍得青春剧集,又不自觉的将那些美好却又伤感的故事加入到她的身上。脑海中不时地闪过一个天真的小姑娘,顽皮的女生,娉婷的少女。渐渐地,她们的影像融在了一起…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一些文字。


  
                                风微微吹过
                           轻轻掀起旧日记的一角
                              不经意间的回顾
                             是似曾相识的岁月
                            或许你我都共同拥有
                              美好如斯的往昔
                            任由光阴悄悄地流逝
                                 常存心间
                           依旧是清澈透明的记忆
                                   

                               春天,童年时

    早春的二月,北方的天气依然很冷,天空灰蒙蒙地阴霾。田野是经历了严冬后的萧瑟。不过,不甘寂寞的生命已经开始萌动。路边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花,静悄悄地孕育出花蕾,抽出新一年第一抹的绿色。僻静的郊区因为交通不便,现在还少有人来,只是偶尔几个有闲情野趣的踏青者,在远处的小山坡上放纸鸢。做得很简单的造型,竹制的篾骨糊上一层薄纸,随着放飞人的线在空中飘来飘去。
    远远的地方好象跑来了一个孩子,由于太远看不清长相也分不出男女,手里似乎举着一样东西,很欢呼雀跃地样子。渐渐地近了,原来是一个小女孩。上身穿着北方常见的小棉袄,碎花的图案,下半身是浅褐色的棉裤和黑色的棉鞋。女孩子的脸圆圆地、黑黑地,梳着两个小辫儿。弯弯的眉毛,大大的眼睛,薄薄的嘴唇轻轻的抿着。手中紧紧握着的是一只做得简陋的纸风车。也许是她自己动的手,因为做得简单也不算好,风车大部分的时间不能随着她的奔跑而转起来。但女孩儿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的不高兴,相反从眼神中还透出一丝得意。
    乡间的小路坑坑洼洼有些崎岖,女孩儿不留神被路边的石头绊了一下,重重地摔了一跤。肯定是摔得不轻,她的脸上有些痛苦的颜色。小嘴一扁便想哭,可是看看周围却没半个人影,紧咬着嘴唇没让自己哭出来。坐在地上一会儿后,女孩子便爬起身来,拍了拍手上及身上的土,重新捡起掉在不远处的纸风车,向远处跑去。
绕过小山坡是一片开阔地,稀稀拉拉的泛着枯黄。在路的边缘,却开出了一簇很鲜嫩的绿色,有着春天的气息。女孩子跑着跑着,在绿色前面停了下来,蹲下身去,仔细地看着初春不多的生命。一个很小的花蕾已经绽开,黄黄的淡淡的不知名的小花。女孩子伸出胖胖的小手,用指尖轻轻的触碰。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着它。好几次女孩儿的手都想把花摘下来,不过又都好象是记起了什么,犹豫了再三还是忍住了。很快地,她又直起了身,向远处跑去。
    女孩子有了自己的玩伴儿——两个男孩子。整日里象脱缰的野马在旷地里四处乱跑。爬山坡、淌小河、玩泥巴。既然是孩子,少不了有吵架斗嘴的时候,更激烈些的可能就是打架。虽然是女孩,不过每次都是赢多输少,不知是男孩实力不济或是故意让着,反正没多久女孩子就成了三个人里的头儿。
    齐心协力的时候也是不会少的,山坡后的果园丰收在即,不高的土墙后充满了诱惑——长的很茂盛的枣树,结着个大汁多的枣子。三个孩子也不知咽过多少回的口水,终于还是满足欲望占了上风。女孩子踩着男孩子的肩膀上了墙,轻巧的翻了过去。枣树近在眼前,可是要吃还是颇需费些劲的。女孩子挽起了袖子和裤管,脱了鞋袜,很利索的抱住树干,蹂身而上“乘乘”几下便够到了枣子。于是便大大咧咧的坐在树叉上,本来就很圆的脸夹马上鼓了出来,手里是片刻不停的摘着更大一些的枣儿。男孩子在树下不耐烦的叫了起来,女孩子将食指竖在唇边做了个轻声的手势。将大大的,散发着清香的枣儿放入口袋之中,直到装不下为止。反身下树之前,又顺便摘了几个枣子放进嘴里,这才抱着树干轻盈的落了地。
    到了晚上临睡之前,女孩子又偷偷翻了一遍自己的口袋,居然发现还剩有一个,便悄悄放入嘴里。母亲照例是要在孩子临睡前来巡视一下的,女孩子轻轻摒住唇不让母亲发现。等到母亲转身熄灯后,躺在被窝里的女孩子轻轻的咂着嘴享受最后的香甜。带着满足入了梦乡。
    果园接二连三的留下被人偷吃的痕迹,终究让主人起了疑心。三个孩子再次的悄悄进入,被逮了个正着。男孩子面对斥问的大爷一声不吭,脸上是不安的惶惶之色。而女孩子则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大哭。大爷最后似乎最后也有些受不了了,只好和颜悦色的轻声安抚,并塞了几个枣子在孩子们的手里。女孩黑黑的圆脸上挂着泪珠,有些稀奇古怪的盯着大爷看。
    一连几日,女孩子心里总是惴惴不安,可大爷终究没有来告状。风平浪静了好几天,悬着的心又落回了肚内。女孩子成了大爷的熟客,大爷为她准备了一个挺大的玻璃瓶,里面装满的是各种零嘴吃食——蜜饯、柿饼、干杏之类。颇对女孩子的胃口,每次都是眉开眼笑地去,眉开眼笑地回。
    童年的时光真是让人留恋,记忆里留下最多的还是嬉戏和好吃的东西。

                               夏日物语

    初夏的天气,暖洋洋的很舒服。学校的教室里,靠窗的座位安安静静的坐着她。天气一天天在变热,小姑娘早已耐不住春天的寂寞,换上了一身粉色的连衣裙。唯一不变的仍旧是那小辫儿,不过多扎了两个蝴蝶结。窗外不远处是学校的操场,隔着操场隐隐传来的是台湾的校园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还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吱吱嘎嘎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小姑娘似乎也被这歌声所吸引。托着下巴,眼睛望着窗外,心情早已随着歌声飞得很远很远。下课铃声终于响了起来。整个教室的同学一边还在和老师说着再见,另一边已经悄悄地从课桌里拿出了准备好的球板,跳绳。一等仪式完毕便冲出去玩--下一节是课外活动。小姑娘手心里攥着皮筋儿,象一只蝴蝶似的轻快穿过老师身边,飞了出去。
    寂静的操场一下子热闹起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可以轻易的找出她来。很轻盈的身影,辫子上的蝴蝶结随着节奏而上上下下。一边跳一边唱着儿歌,脸上尽是无忧无虑的神情。
    每次总是要到日落西山,小姑娘才会回家。虽然免不了父母的训斥,可她总是嘻嘻哈哈的不当回事。父亲严厉的话总是说不上几句,便会被她笑嘻嘻的“下一次保证不犯”打断,然后是攀上父亲的脖子发上一阵嗲。父亲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看着她,心知她的下不为例永远不会有兑现的时候。
   “三八线”的概念忽然流行起来,课桌的中间被用笔划上了一条印儿,男孩与女孩之间一下子变得水火不容了。下午的自习课,大家都在静静地写作业。小姑娘的手不知不觉的移过了界限。坐在旁边的男孩子从铅笔盒里拿出一支削的很尖的铅笔,毫不留情地在小姑娘的手臂上点了一下。小姑娘马上象是被马蜂蛰了似地,抬起头怒目而视。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右手。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男孩乖乖的站到了角落里。乘着老师低头改作业的间隙,男孩子向小姑娘挥了挥拳头。小姑娘则是得意得抿着嘴笑,朝着男孩子吐舌头、做鬼脸,眸子里是掩饰不住的开心。
    日子在一天天过去,小姑娘也有了自己的弟弟。可每次总是扮演不好姐姐的角色,时常惹的弟弟白眼相加。弟弟的生日照例是有一个小小的蛋糕的,可姐姐的眼神总也离不开那层厚厚的奶油。姐姐一边对着似懂非懂的弟弟讲述关于“小孩子千万不可吃太多油腻的东西,会吃坏肚子”的道理,一边利索的用勺子刮下那层诱人的奶油,毫不客气的放入了嘴里。也许明白了本属自己的东西已被别人拿了去,弟弟马上报以高八度的哭声,等到父母过来询问,那个姐姐早已不知了去向。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有了让孩子掌握一门艺术的这种论调。虽然家长们的初衷可能是很好的,但的确是苦了孩子,于是有了没完没了的校外班、练习和令人头痛的额外考试。
    小姑娘当然也是不能幸免的。偶尔一次的信手涂鸦,却被一位长辈认定是很有前途的培养对象,可想而知小姑娘最终和游戏要告别一段日子了。每个星期天背着一个大大的画夹去一位小有名气的老师家里上课。让小姑娘有些意外的是,那个老师家里完全不象学校,有着很多年龄和她接近的孩子,大家说是在画画,更多的却是玩闹嬉戏。幸好老师看得也不是很严,小姑娘觉得很开心,居然不是象最初那样寻死觅活的不肯去了,每个礼拜都会按时去报到,多少让父母有些感到意外。不过每次留的作业还是让她深感头痛,从开始的写实主义渐渐地过度到了抽象另类风格。经过一年的学习,老师给出的结论是:这个孩子没什么艺术细胞,还是别勉强了。大人的失望是可想而知的,不过这对小姑娘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喜讯,因为她再也不必在一大把铅笔中找出HB和2B或是区分什么明暗交界线了。每个星期天又是属于自己的了,她觉得窗外的天空特别晴朗。
    少年依然是可以让人感到兴高采烈的,虽然有时会有一些让人烦恼的小事发生,无忧无虑还是生活的主旋律。

                               那个秋天

    女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渐渐告别了童年,少年,现在已经是高中的学生了。高中学校的生活可以用索然无味来形容了,因为有着升学的压力,每个人都在拼命努力学习。女孩子觉得自己好象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其中,也许是天性的喜欢悠闲自在,最喜欢做的事是看言情小说或是干脆望着天空发呆。琼瑶、三毛的小说让她如痴若醉的沉浸在虚幻的爱情故事里,为着那些主人公的分分合合长吁短叹。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携着白马王子的手沐浴在阳光斜射的林荫小道,或是批着洁白的婚纱步入神圣的殿堂。
   小说看多了往往会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女孩子忽然间朦朦胧胧地觉得自己的心底异样地有些萌动。隔着走廊坐在对面的男孩很帅,长得高大且又斯文。女孩子常常拿他和小说里的人物比较。可能是朝那边看的次数多了,男孩总觉得旁边好象有若隐若现的眼神掠过自己。偶尔间的一次回头,竟然四目对接了…于是有了很尴尬的一幕,两个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过了良久,还是男孩大方一些,整理一下略带拘谨的神色,向女孩子微微笑了笑。女孩子在愣了几秒钟后,也很拘谨的还以微笑。男孩转回了头,女孩子马上低下头去,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表情,如果这时有一面镜子的话,她一定会看到自己的耳朵直至脖根象火烧一样的红。心跳也不由自主地马上加快,感到呼吸有些急促。过了好久,她才偷偷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一下四周,幸好老师正在黑板上写笔记,而同学们正在忙于记录,没有人注意到她有些偷偷摸摸又慌张的神色。
    学校的旁边有一间小书店,那是女孩子流连忘返的地方。乘着中午休息的时候,女孩子去那看看来了什么新书。一近店门,就是那个熟悉的背影,是他。女孩子装作什么都没看到,静静地在他边上的书架前驻足,随便抽出一本小说轻轻地翻看。男孩子过了会儿转过了身,有些想走的样子。忽然间抬头便看见了她。“…你好啊,买书啊。”他向她打了个招呼。“恩…是啊,不不,只是随便看看。”女孩子忽然有些莫名的紧张起来,说不清为了什么。“这里的书不错啊,我经常来这儿。”“我也是啊,我挺喜欢这里卖的小说。”“是啊,那你喜欢哪一类的小说?”“三毛、岑凯伦,还有琼瑶的。”“你喜欢言情类的啊。我喜欢看武侠小说,特别喜欢金庸的,写得真棒啊。”“我也看过一些古龙的…”“啊,我们该回去了,一点前老师要来教室。”男孩子看了看表说道。于是两个人急急忙忙地从书店里跑了出来。
    他们还是晚到了一步。站在教室门口的时候,那个严厉的女班主任已经在教室里板书写题了。“怎么又迟到了?”女孩子透过老师那副老花的镜片看到的是一股有些凌厉的目光。“我说过好多遍了,下学期就是你们最关键的时刻了,人生的命运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里。高考出不了成绩,一切都白搭…”下面说的什么她没有听清。她只记得在作了很大一翻解释后,两个人才允许回到了座位上。黑板上抄的是她最最头痛的数学题。女孩子一边抄题一边暗暗叫苦“怎么我总是那么倒霉,遇上不喜欢的老师,不喜欢的课啊。”脑子里象放电影似的转到刚才书店里的时刻,手里则是机械地动作。
    手里的笔停滞着不动有好一会了,女孩子忽然感到有个身影在自己前面停住了,她预感又有些倒霉事要发生了。“你来一下。”班主任毫无表情地声音让她觉得忐忑不安。
    教室外的走廊里的对话。“我跟你说过好多遍了,数学是你的弱项啊,你应该多花些时间在上面了,现在是高三了,高考数学是必考课,怎么你好象一点都不急啊…”女孩子也不知自己是怎样回答的,反正是以前说过的一套词吧,重复着又来了一遍。心里却在偷偷撇嘴“我就是不喜欢上数学课,这怎么啦,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全能答上来又能怎么样?”
    不知道想一个人是否真象小说里写的那样牵肠,反正女孩子体会到了这种滋味。每天上课下课是总是可以看见他,总想找机会和他说些话,可每次话到嘴边又退缩了,期期艾艾地不知如何进退。而男孩是不是真的有些迟钝,每次照面也只是笑笑打个招呼,没有更多的话。时间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女孩子的那种感觉也就越来越淡,最后没有了什么痕迹。
    高三的下半学期了,女孩子的班同其他的班被分成了文、理两个。女孩子离开了那个有些令她头痛的班主任,她选择报考艺术类,去了文科班。她和那个男孩子也分开了,他选择理工科。虽然有时还能在走廊上互相碰面,但多数也就是目光短暂的一碰便移了开去,女孩子内心曾经有过的秘密可能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的。
    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给人的感觉就象童话故事,每个人都会有过沉浸在幻想中的时候。虽然想想当时可能天真,虽然难免感觉有些可笑,但真正有过的那种激动,或是经历过了以后的日趋平复,都会在心灵日记里留下不短的篇幅。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