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中国青春偶像剧    


【gillian】 于 2001-1-31 15:39:27 加贴在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静盟论坛

    对于青春偶像剧,剧我所知是从日本那边的片子转变过来的。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十分的迷恋香港卫视中文台的日本偶像剧场。对于日剧,我恐怕已是相当的熟悉了。后来,韩国也走上了效防日剧道路,就现在看来,大有超过日本之势。
    中国的青春偶像剧还处于萌芽状态。就目前而言,成功的范例并不多见。《将...爱情》已是屹今拍的出为出色的一部。但细细品味,剧中的抄袭、效防日剧的成分极大(大家如果看了《在爱的名义下》和《爱情白皮书》便会明白)。中国的导演和编剧,似乎不知道怎么去表现中国青年人的感情生活。我们很难在剧中找到那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他们对人物本身的性格都无法给予太充足的认识,使观众不能随着情节的发展产生共鸣。青春偶像剧之所以要拍它,是因为要让年轻人在剧情上找到一种共识,在种种的剧情发展后,激励你要积极向上的面对人生和爱情。让经历过青春的和正在经历青春的人,在剧中找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可是,内地近年来偶像剧不少,却少能登大雅之堂。故事的情节多为戏剧性,极有搞笑的感觉。其剧本过于幼稚,对角色的刻画也多为苍白无力。无法让观众喜爱上剧中的人物,那剧中的演员也就难以受到欢迎,成为大众的偶像。而静蕾之所以现在多被称为偶像,与她自身的各种综合素质有关,多少是个例外。现下是我在一则报纸上看到的有关中国偶像剧的几大疑问,这几大问题多少也体现了中国偶像剧的不成熟之处。问题如下:

为什么几乎所有浪漫的爱情故事都发生在上海??
《真情告白》、《上海之恋》、《将爱情进行到底》、《缘来是一家人》……这个问题我开始也想不太明白。后来渐渐发现,原来上海有那么多可以诞生“浪漫”的地点。不论是灯火辉煌的外滩、东方明珠塔,还是热热闹闹的人民广场、南京路、淮海路,更不用说数不清的咖啡馆和酒吧了,都是绝佳的约会场所。想想如果《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的小艾和乐言奔跑在崎岖泥泞的小路而不是气势如虹的浦东大桥上,杨铮和文慧如果相约在街边的包子铺而非音乐环绕的咖啡馆里,是不是浪漫的气氛会大打折扣?
为什么这些男男女女好像从来不用怎么工作而居然就能穿最时髦的衣服、住最豪华的大厦?
这个问题我是百思不得其解,诸位如果谁知道答案快点告诉我吧,免得我天天累得像死猪一样还是只能与人合租一间小平房。
为什么手机和电子邮件的使用率如此之高?
我真怀疑如果没有这两样东西,现代人是不是就无法生存下去,当然更别说别的了。而且长时间的镜头定格在每个手机的品牌或者某个网站的标志上,使我经常误以为自己在看一部超长的广告片。
为什么男女主角都从事最时髦的职业?不是广告人,就是建筑师、雕塑家、音乐家、私家侦探……
难道别的人就不谈恋爱吗?


所以面对中国的青春偶像剧,我也要一声叹息。中国的青春偶像剧,静蕾,真的是不要再接了。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GiveMe!NEt,参与论坛讨论